2015-10-21来源:本站原创点击量:5523
时代在变,招聘官们对简历的喜好也在变。多年前,我们不屑一顾的、平淡无奇、只有一张A4纸的简历,如今却成了企业HR(人力资源管理者)们的最爱
办公室话题
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从国家分配到自主择业的过程,求职简历也是随之从无到有。随着社会的变迁,其内容和形式更是带上了时代的烙印,总是于细微处,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喜好及要求。
毋庸置疑,对大多数求职者而言,简历是求职的一块敲门砖,会对求职带来直接的影响。但我们发现,一份好简历,通常是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而言。就像当年非常受追捧的“书式”简历,十多年过后,多少有了点时过境迁的味道;当年剑走偏锋、令人眼前一亮的“小招数”,在招聘制度已经发展规范的企业,或许已经激不起HR心底的涟漪。更令人抓狂的事实是,多年前,我们不屑一顾的、平淡无奇、只有一张A4纸的简历,如今却成了企业HR们的最爱。
好吧,作为求职者,也许我们需要弄清楚的只是,当下,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简历。
三个人,三份求职简历
1996年,刘莹的求职简历——
她将简历做成了一本书,封面只有一句话:给我一个机会,我证明给你看。
刘莹于1996年大学毕业。如果去网上搜索一下,便会知道,1996年是实行大学生双向择业的第二年,求职简历不如后来花头精多。
这也有好处——无论是用人单位,还是求职者本身,对何为一份好简历,并没有太清晰的概念。如果稍稍动些脑筋,搞点新意,你的简历便会脱颖而出。
刘莹虽然学的是国际贸易,但喜欢读书看报的习惯使她对文字、对编排有偏好。所以,当她看着同学们为“如何做一份简历”而焦头烂额时,她却在想“如何做一份好简历”。
后来,她灵当一现:不如把简历做成一本书,有封面,有目录,有个人履历,有获奖证书,有发表作品集。
她现在还记得简历的封面,很简单,用清秀的楷体打印了一句话:给我一个机会,我证明给你看。笃定,又不张扬。
“现在看看,这样的简历,毫无新意,但你一定要相信,在那个年代,那个背景下,这真的是一份颠覆传统的简历。”她笑着说。
是啊,所有同学的简历都是以表格形式的履历表作为第一页,只有她的简历,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姿态跃入用人单位的眼帘,挑起了用人单位对她的好奇。这就成功了一半。
她记得在人才市场第一次把简历递给用人单位时,收简历的人饶有兴趣地看了几秒钟,又抬头看了她一眼,再低下头翻开封面,看完了,聊了几句,便说“来我们这里上班吧”。
“那时候,公司的高层对这种招聘都很重视,也感觉新奇,往往是老总亲自坐镇,哪像现在,人事专员先去人才市场收简历,再回公司筛选,一级一级面试。”刘莹说。
那次,刘莹共投了三份简历,三家企业均当场表示要她去工作,其中有一家便是她早已锁定的目标。“所以,当同学们还在拥挤的市场里投简历时,我却已经抽身而出了。”
刘莹后来去了自己心仪的那家公司,做活动策划。她的每次策划方案,就如当年的这份简历,总能给老总带来一些意外的小惊喜。
对于自己的第一份求职简历,刘莹认为,社会实践经历、作品集等虽然说明了个人能力,有一定的说服力,但别出心裁的形式也是她求职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2001年,杨晓霞的求职简历——
她附了一封长长的信,末尾,她写道:如果我被录用,请你喝茶。
杨晓霞曾听她同事说起当年的求职经历——花数千元制作了20本铜版纸的求职简历,但里面的获奖证书是买来的,所谓发表的作品,则是用自己的名字把报纸上别人的名字覆盖掉,再复印而来的。
事实上,这就是当时求职简历的真实状况:华丽无比,却虚实难分,用人单位难以区分真真假假。
如何写一份与众不同的简历,也是杨晓霞毕业那会要琢磨的事情。但大学四年,学着并不感兴趣的计算机编程,专业成绩大多在70分上下徘徊;虽然参与过各种社团,甚至担任过文学社的负责人,但终因一些明争暗斗、难以言说的不爽而自视清高地退出。
哪怕她再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,也是难为无米 之炊。细思量后,她决定“剑走偏锋”,以情动人,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求职信。信中,她细数自己四年的心路历程与所作所为,表达了不愿与人同流合污的性格, 畅谈了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与见解。最后,她破釜沉舟写道:如果我被录用,请你喝茶。
然后,她将这封求职简历寄给了当时正在招聘的一家公司,结果她获得了考试和面试机会,并因一篇特立独行的命题作文而获得了工作机会。
据说,当年,在一堆求职简历中,这封求职信并没有说服力,但结果是,领导看到求职信的最后一句,忍不住拍案称好,大赞这是个有个性的姑娘。恰逢领导需要这样有个性的年青人,于是,事情就成了。
时隔多年,杨晓霞回忆起自己的这封求职简历,认为自己求职成功,还是运气的成分更大一些——如果应聘的是一个传统型企业,遇到的是一个墨守成规的HR,那么这封简历很可能被打入冷宫,而自己说不定还落下个“哗众取宠”的名声。
而当年决定录用她的领导则认为,有个性的求职简历固然为她赢得了面试机会,但真正被录用,还是因为她考试和面试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和能力。